这个夏天,济南高新区凤凰路中学的校园里跃动着双重青春乐章。一边是七年级二元一次方程组小组在排球场上挥汗如雨传承女排精神,一边是八年级学生成长共同体在灶台前烹制人生百味。两条看似平行的成长轨迹,在"五育融合"的教育理念下交汇成动人的育人画卷。
排球场上书写青春方程式
“垫球时膝盖要弯曲45度!”七年级一班的李卓凌组长正在指导组员调整动作。这支名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排球小队,将数学的严谨与排球的激情奇妙融合。训练场上,队员们反复练习着垫球、传球的基本功,被汗水浸透的校服后背绘出深浅不一的盐渍地图。
“第37次尝试!”随着一位同学的高呼,团队终于完成了连续20次不落地的传球记录。这个数字背后,是队员们将数学建模思维运用到排球训练中的创新实践——他们用坐标系分析击球角度,用函数计算最佳发力点。正如该小组组长所说:“解方程需要步步为营,打排球也要稳扎稳打”。中国女排永不言弃的精神内核,正在这群少年每一次鱼跃救球的身影中得到新生。
厨房里的成长经济学
与此同时,八年级三班的厨房实践课正上演着生动的“生活经济学”。清洗池边,有同学将生菜叶按纹理撕成适口大小——生物课讲过,这样能保留更多维生素;灶台前,另一位同学盯着温度计控制油温——180℃是美拉德反应最理想的温度。
当可乐鸡翅的焦糖香气弥漫整个空间,这些平日里的做题家们突然领悟了另一种智慧。赵同学在实践日记中写道:“原来妈妈每天要完成这么多'隐藏任务',就像解一道没有标准答案的应用题。”通过亲手处理30只鸡翅、5斤蔬菜,孩子们不仅掌握了焯水锁鲜、旺火快炒等烹饪技巧,更在烟火气中读懂了父母爱的方程式。
共同体点亮成长坐标系
“这些活动都是我校'伙伴+成长共同体'项目的有机组成。”该校校长王兆贞说。学校通过构建体育、劳动、艺术等七大成长维度,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坐标。排球小队的技术指导来自校女排社团,厨艺班的顾问则是家长志愿者中的“民间高手”,这种“师生、家校、社校”三维联动模式,真正实现了全员育人。
数据显示,暑期参与共同体的学生体质合格率提升12%,生活技能掌握度提高23%。但比数据更有说服力的是孩子们的变化——排球队员将训练纪律带进了自习室,厨艺小组成员开始主动承担家务。
记者:李鹏 编辑:柏凌君 校对:杨荷放
阿斯:若特狮提前复出,巴萨将面临三倍薪资释放额度的处罚
2025-08-03 04:44:36